西安---古老城市三大特色
1、秦腔
秦腔又稱“亂彈”,是陜西獨具特色的地方戲曲,也是我國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。秦腔在古時陜、甘、寧一帶民間歌舞的基礎上 逐 漸發展形成,主要流行于西北各地,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點。秦腔有十余種角色,唱腔、臉譜、身段等都自成體系。秦腔聲調高昂激揚,強烈 急 促,幾近于吼,唱起來帶有一種悲壯肅殺之氣,是陜西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。
秦腔所保留的劇目達700多個,為各劇種之首。西安市五一劇團(東木頭市146號)、易俗大劇院等地常有秦腔表演。
2、絲綢之路起點
公元前二世紀前后,漢武帝利用遠交近攻的戰略,擴大了西漢地域,開創了由西安出發連接歐、亞、非三洲的絲綢之路。
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,張騫兩次由古長安出發,出使西域。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與西方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,絲綢之路也由此 聞名于世。絲綢之路東起古長安,由河西走廊到敦煌分為南北兩路穿過新疆,一直到歐洲,總長7000多公里,成為此后一千多年間中國與西方交 流的主要干線。正是由于當時西漢的強大,皇城古長安的繁盛,才使得長安在物質上和氣勢上有了開創絲路的基礎。
3、關中八大怪
流傳在陜西民間的民諺“關中八大怪”,展現了關中的傳統民風、民情、民俗。
第一怪:房子半邊蓋
關中農村的房屋,如同把雙坡形式的房屋從中間一刀切開,背面是從屋頂到地面的一堵高墻。另一面是斜坡的屋面,這名獨特的“半邊 式”建筑在國內其他地方是罕見的。第二怪、手帕頭上戴
關中一帶的中老年婦女都喜歡頭上頂一幅大手帕。手帕前邊的兩只角打成兩個“結兒”用發夾別住,后面的兩只角任其飄拂。戴手帕的目 的,既可以防止太陽直射頭頂,同時也起到了防塵的效果。
第三怪、碗盆難分開
陜西人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白瓷青花大碗,最大的碗口直徑將近1尺,當地人稱為“老碗”。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,所以往往碗盆難 分。在關中農村,每到吃飯時,村頭、莊前、樹下,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蹲在一起,邊津津有味地吃飯邊拉著話,這就是“老碗會“。在農村,人 們勞動強度大,干活累,所以吃飯也多。出門用老碗盛一就夠了,不用再回家去盛飯,省了不少麻煩。
第四怪、面條像腰帶
關中的面條特別寬,好似腰帶一般,人稱“褲帶面”。正宗關中人做的面比現在城市里通常所吃的“褲帶面”更為夸張:喜歡將面和硬揉軟、 搟厚、切寬,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,長度則在1米上下,厚度與硬幣差不多,似足“褲帶”,一根面條有時足夠一頓飯。面煮熟后撈在碗里, 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,吃起來都很光軟熱火有筋性,既可口又耐饑。
第五怪、鍋盔賽鍋蓋
鍋盔是一種形如鍋蓋的發面餅,草帽大小,成品重量足有10斤左右,吃時切開,可一連吃好幾天,而且炎夏半月不變味,隆冬百日不變質。相 傳,女媧在驪山 “煉五色石以補蒼天”,死后被尊為“驪山老母”。為了緬懷這位造福人類的女神,每年農歷正月二十女媧生日這天,人們都要 烙餅紀念。餅烙熟后,先向房上扔一張,叫做“補天”;再往地上扔一張,叫做“補地”。既是補天補地之餅,當然就越烙越大了。
第六怪、油潑辣子一道菜
油潑辣子是關中人家的看家菜,不論是拌面夾餅,還是啜粥吃饃,都少不了它。故有“無辣不下飯,無辣不成席”之說。人們都知道四川、湖 南人最愛吃辣子,殊不知關中人把辣子視命根子。
第七怪、唱戲吼起來
這里唱戲指唱“秦腔”,特點是高昂激越、強烈急促。尤其是花臉的演唱,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,當地人稱之為“掙破頭”。外地人開玩笑 說:“唱秦腔,一是舞臺要結實,以免震垮了;二是演員身體要好,以免累病了;三是觀眾膽子要大,以免嚇壞了”。吼戲者,臉紅脖子粗,吼 得“走火入魔”,觀眾也連聲叫“好”,當地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秦腔,聽起來“過癮”、“解饞”、“嫽咋咧(好極了)!
第八怪、板凳不坐蹲起來
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基本都要蹲在一起開“老碗會”,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。加之冬天寒冷,人們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“曬暖暖”,或 者“丟方”、下棋來娛樂消遣。于是,關中人就養成了“蹲”的習慣。外地人說這是“板凳不坐蹲起來”,實際上是人們勞累后歇息的一種習慣。
想了解等多西安旅游,可以咨詢西安國旅熱線029-86692261